封面图:1986年3月8日拍摄的扫把星哈雷彗星,图片来源:Wikipedia
READING
导读
古时的天文“扫把星”,因其外形而得名,科普又因其寄意而知名。扫把星现代迷信通知我们,天文“扫把星”真实就是科普健身教练姿势标准吗天上的彗星,跟其寄意并无接洽关系。扫把星而在一众“扫把星”外面,天文哈雷彗星多是科普最“不利”的一个。
它是扫把星怎样被人们熟习的?中国汗青上继续记载了二十九次哈雷彗星的回回,为甚么却没有以中国来定名?哈雷彗星能资助我们处置武王伐纣的天文年代标题吗?本期赛师长教员天文,让我们一同回想一下哈雷彗星的科普发明史。是扫把星的,它“快”回来了!天文
撰文 | 黎耕(中国迷信院国度天文台、科普中国迷信院大年夜学)
责编 | 韩越扬、吕浩然
01
会回回的“扫把星”
1680年11月14日,一颗彗星的出而今欧洲大年夜陆激起了轩然大年夜波。在以往的印象中,能见到一颗彗星便算得是上一件天文盛事。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多月今后,另一颗彗星再次出现!
那些我们明天耳熟能详的迷信前驱们:牛顿、胡克、和英国首任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都被多么的气候震动了,他们每晚注目着星空,寻觅彗星的踪迹。加倍令人震动的健身教练学费分期利息是,两年后,第三颗彗星再次出现。两年内数次彗星的出没,在时年24岁的哈雷心中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图1:鹿特丹人不雅测1680年大年夜彗星(The Great Comet),图片来源:Wikipedia
1684年,哈雷在剑桥熟习了牛顿,并成为老友。哈雷尽力支撑牛顿撰写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事理》,甚至连这本书的出版经费也是他私家捐助的。牛顿早就困惑1680年所出现的两颗彗星,真实是同一颗彗星擦过太阳之前与今后的气候,但他并未将这一发明写入自身的巨著傍边。
1705年,哈雷也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他运用牛顿活动定律计算行星对彗星轨道的影响,揣摸1682、1607和1531年出现的三颗彗星真实是同一颗彗星的屡次回回。他还展看这颗彗星在1758年会再次出现。这颗被哈雷初次准确预言的彗星,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发明,不只是迷信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终结了一个迢远西方大年夜国千百年来对天灾的梦想。
02
“恶魔的使者”
彗星在中公允易近间被笼统地称作扫把星,这大年夜概是由于它长得就像一把长长的扫把。正似乎扫把并不会带给人们若干夸姣的联想一样,彗星往往也被看做是不祥的先兆。
在中国现代文献中,形容健身教练的图片彗星往往被记为“彗”或“孛(读作bèi)”。例如《天元玉历祥异赋》中,关于彗星的占辞是“彗星,为懊丧也”,而关于孛星,则记载“光线四出者曰孛。孛星,为兵也”。
图2:明朱丝栏彩绘本《天元玉历祥异赋》插图
和中国一样,在迷信革命早年,西方人对彗星也充满恐惧,以为彗星是带给人们灾祸和疾病的祸首祸首。例如1066年4月哈雷彗星回回时辰,正赶上英格兰的黑斯廷战役,最终英王哈罗德二世阵亡。因此在贝叶挂毯(Bayeux Tapestry)上就记载了哈雷彗星的气候,以为哈雷彗星带来了上帝的警示。
图3:贝叶挂毯上的1066年哈雷彗星回回,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看《哈利·波特》的时辰,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过多么一个标题:为甚么西方的巫师都是骑扫把的?我也曾假想过,多么的联想是不是与彗星有关,不过并没有搜到相似的记载或说法。巫师的险峻与彗星带来的灾祸,就多么构成了现代世界器械方人们的共情记忆。
图4:欧洲中世纪抄本中就出现了女巫骑扫把的笼统,图片来源:Wikipedia
03
西方的遗产
不过假设要说中国先人只专注占卜,而不会不雅察,生怕会有掉落偏颇。毕竟上,那里能看漫画《健身教练》中国祖先从很早早年就末尾不雅测彗星,并且不只需看,还要画上去。仅仅传达上去汉代墓葬中的彗星图,就最少有三幅。
最有名的当数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帛书《天文气候杂占》。这幅图上画的可不是一颗彗星,而是八门五花的29种彗星形状,还依据彗核、彗尾的外形停止了分类,目的当然照样为了更好地展看吉凶。两千多年的先人便已不雅察得如此详细,就问你服不服?
图5: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天文气候杂占》,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两汉时代谶(读作chèn)纬之术流行,人们渴看懂得自然界的非凡现象,然则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便经由进程不雅察、总结,和强行解释的方法来知足自身对未知的渴看。
像彗星这类并不会对人们生活发生多大年夜影响的天象,往往会与水、旱、雹、风、冬无雪、地动、山崩、蝗虫多么的学习健身教练员自然灾祸相接洽。是以,异常天象的不雅测自然也就成为皇权统治下天文机构的重要内容。《周礼》中记载,保章氏是西周时代执掌天文不雅测的官员,他的职责中就有“掌天星以志日月星斗之更改,以不雅世界之迁,辨其吉凶”。
在多么的引导脑筋指引下,当然也就不难想像,为甚么在中国古籍中,能找到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王朝消亡前夕的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的每一次哈雷彗星回回记载了吧。
不只如此,着真实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两次哈雷彗星的回回记载呢。它们区分是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和公元前467年的“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史记·六国年表》)”。
图6:《清续文献通考·卷三百六》上记载的1910年哈雷彗星回回
1910年哈雷彗星回回,这时辰间中国已走到了封建轨制解体的前一年。据《清朝续文献通考》的记载:“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尾指西北,翼宿、花招之间,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渐微,至蒲月三十日不见。”
可见,钦天监的官员们也算与时俱进,末尾采取测角仪器来测量哈雷彗星的高度、方位和活动轨迹等参数了。天文官们还特别呈递了封奏,注解哈雷彗星的出现“并不主吉凶等语”。
相对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而言,这当然要算一种提高。只惋惜这个提高来得太晚了一些。此时的世界早已进入现代,汽车、飞机、无线电都已耳熟能详。而我们,弗成幸免地掉落队了。
英国人哈雷末尾展看了哈雷彗星的回回,这颗与人类最常相伴的短周期彗星,也以他的名字来定名。我们几千年的延续不雅测,却并没有换来一颗彗星的定名权,就似乎传了全场的好球,却没有完成临门一脚的射门。
图7:1910年德国出版的哈雷彗星回回明信片,图片来源:Wikipedia
04
中国现代的哈雷彗星记载都是废纸吗?
好在迷信研讨并不是一场足球竞赛。哈雷之所能成功展看这颗彗星的回回,也是得益于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和牛顿的引力定律,对自然的索求历来都是需要前赴后继,一步一个足迹的。
实践上,由于彗星的轨道活动十分复杂,在哈雷今后的很长时辰中,天文学家想要切确地展看彗星的回回时辰并不是十分随便。
1818年发明的恩克彗星每次回回都比上一次延长0.11天支配。而哈雷彗星的回回时辰就更不一定,在之前的29次回回中,最长的回回周期有79.3年,最短的则只要74.4年,平均为76.73年,最长与最短竟相差五年之久。这重假设由于太阳系内木星、土星等大年夜行星的引力会对彗星轨道发生影响。
图8:1910年哈雷彗星回回时辰天文学家计算的轨道,图片来源:Wikipedia
要懂得这个规律,光靠我们一代人的不雅测清楚是不敷的,毕竟我们一小我从出身到作古,最多也只能看到两次哈雷彗星的回回罢了。在中国现代文献中,关于彗星的记载异常丰厚,1911年早年的彗星记载不少于2583次,总条目万余条,个中有些记载还对彗星的位置、倾向、形状、日期等停止了周全的描画。
图9:《宋史·天文志》中关于1066年哈雷彗星的记载可谓最长彗星记载
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张钰哲师长教员、江涛师长教员,和美国粹者J.L. Brady等人,前后运用中国的哈雷彗星记载验算了它的轨道,为我们进一步懂得哈雷彗星的运转规律奠定了基本。
05
武王伐纣时辰看到的是哈雷彗星吗?
张钰哲师长教员的研讨还发生了一个副产品:他在演算了哈雷彗星的回回记载今后,于1986年揭橥文章提出,《淮南子·兵略训》上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西方,可以扫西人也”,有能够指的是哈雷彗星的一次回回,从而一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代应当在公元前1057年。
这个结论一出,立时激起了剧烈反响,尤其是汗青学界关于运用天文方法来处置汗青年代学标题,都以为十分惊喜,往常我们将这类研讨称作天文汗青年代学。
只惋惜,张钰哲师长教员的揣摸中,有“假设”二字,是被人们所无视的。也就是说,也很有能够在武王伐纣时辰所见的彗星并非哈雷彗星。直到1999年,卢仙文师长教员等人经由进程对各类周期性彗星停止剖析后以为,纯真经由进程哈雷彗星来揣摸武王伐纣的年代并不实践。天文汗青年代学的途径,依然任重而道远。
06
“扫把星”回来了!
哈雷彗星的比来一次回回是在1985年 。假设说1910年天文学家的不雅测身手还极端有限的话,那末到了1985年,状况确实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不雅。毕竟,在哈雷彗星转了一圈的这半个多世纪中,迷信技艺也已一日千里,射电天文学、太空索求、电子计算机等技艺,都在这时代应运而生。
是以,为了此次哈雷彗星的回回,全球的天文学家都捋臂将拳,做好了一切预备。国际天文结合会特别成立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美国帕洛玛天文台的5.1米光学看远镜早在1982年就远远地捕捉到了哈雷彗星回回的迹象,欧洲空间局发射的乔托号飞船近距离飞抵哈雷彗星的彗核并搜集尘埃……IHW下设的七个研讨组,和全球的天文快活喜好者们闻风而动。可以说,这是人类汗青上第一次可以运用技艺身手来全方位研讨这位“老同伙”。
关于中国天文学而言,此时也已摆脱了汗青的桎梏,积极追逐世界天文学前沿。1984年11月4日,云南天文台1米反射看远镜捕捉到了哈雷彗星,虽然比美国人晚了两年,不过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自身的看远镜来不雅测哈雷彗星,完成了汗青的突破。
图10:国度天文台不雅测台站(截止至2019年,黎耕制图)
下一次哈雷彗星回回是在2061年。近十年来,中国已有愈来愈多的天文看远镜和天文卫星投入运用。信任四十年今后,中国天文人将再次成为国际哈雷彗星联测中弗成或缺的力气。
作者简介
黎耕
中国迷信院国度天文台副研讨员、中国迷信院大年夜学天文学院副教授。卒业于南京大年夜学天文系与中国迷信院自然迷信史研讨所,重要研讨范围为考古天文学与汗彼苍文学。现任中国迷信技艺史学会理事、中国迷信院青年立异促进会副秘书长。
参考文献:
[1] 张培瑜. 我国对哈雷彗星的汗青记载. 中国科技史料,1986(7).
[2] 张钰哲. 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化的趋向和它的现代汗青. 天文学报,1978.6.
[3] 卢仙文,江晓原,钮卫星. 现代彗星的证认与年代学. 天文学报,1999.8.
[4] 叶璐. 1910年哈雷彗星回回及“季世论”刍议. 自然辩证法研讨,2017.7.
制版编辑 | Morgan
赛师长教员
发蒙·索求·制造
假设你拥有一颗猎奇心
假设你渴肄业问
假设你信任世界是可以懂得的
迎接扫码入群!
深圳科普将按期推出
公益、收费、优惠的活动和科普好物!